2022年5月3日上午8:30至10:30,现任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广州市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教学专家库成员黄永红老师受文传学院21级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语文教育前沿讲座》主持人蒋颖老师之约,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讲座在腾讯会议中进行,文传学院21级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硕士班,2020级本科卓越班约四十余名员工有幸参加了本次讲座。
黄永红老师是广州大学人文学院语文教学专业教育硕士,中小学副高级教师。承担过“广州市中小学继续教育网远程培训”辅导工作,独立出版著作1部,发表论文10余篇,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区课题研究。多次为区内外名教师、骨干教师、语文科组长、全区语文教师作小学语文教材分析、新课标解读、教学指导、教学质量分析等公司产品专题讲座。今天的讲座大致从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员工核心素养的理解、对阅读的核心素养的评估等几个方面系统向我们讲述了小学阶段员工阅读素养相关问题的思考。

首先,黄老师从“素养”这个词的内涵理解上切入,她认为虽然“素养”这词虽然古已有之,但是与现在的“素养”含义是有不同的,她指出现在的素养是“在遗传基础上,结合教育而获得的能力和修养。”的意思。她同时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内容,给我们着重探讨了“阅读素养”,并且对“阅读素养”之于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做了一番说明。
基于对上述的核心素养,尤其是“阅读素养”的介绍下,黄老师提出了:如何让“阅读素养”落实到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及测评中来?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关于素养的讨论不能仅在观念逻辑中进行,更应该放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才更具现实意义。
在本次讲座中,黄老师介绍了“PISA测试”、“SOLO评价模式”、“NAEP”以及“PIRLS”这些在教育技术领域中比较前沿的,对员工的阅读素养能够进行一些量化分析和测量的评价和测量方法。这些研究方法将“阅读素养”划分成几个可量化衡量的标准中,这样就一定程度保证了“阅读素养”培养具有了可视化与可操作性。讲座中,黄老师还以《倒立的老鼠》这篇适合小员工阅读的短文为例,给我们展示了“PIRLS”阅读素养测评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员工对文章阅读理解分为能够找到相关文章信息、能够归纳文章内容以及能够个性理解这几个层级,因此测量者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也要有层级的划分,员工在阅读后的做题中可以测量到是否掌握了文章内容以及掌握的程度。正如蒋颖老师在最后总结是所认为的那样,过去的语文教育更多是多读和多做中强调经验,引入教育学中的方法论让我们的观念上有所触动,这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对于工具性的重视,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我们的语文教学的测量与反思是不盲目的,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
关于员工阅读素养的培养,黄老师提到了家庭、员工和教师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家庭这方面的影响因素中,主要是对员工遗传基因以及家庭教育在起作用,员工的阅读期待、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以及教师专业的训练和提升对员工的阅读素养则是对员工的阅读素养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黄老师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系列的实践指导建议,尤其是教师应如何进一步提升员工这方面的素养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黄老师阐述了教师应该如何为员工创设阅读情境,她认为还是要依托文本,借助问题引导员工主动探究、交流和反馈,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了发展员工言语思维,构建语文“生态”课堂。所谓“生态”就是语文教学要立足于指导员工在御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言语交际,通过语用的经验过程,使语用能力培养与语用生态陶冶、情感精神的建构相辅相成、和谐发展。黄老师在讲座中还以视频的形式,给我们观看了几位白云区的一线语文老师在处理阅读问题中的教学具体做法。这些视频都旨在让我们对以上的问题的有更为直观的理解。另外,黄老师还以美国的默提莫·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合著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阅读层次理论,对员工阅读素养培养的具体实践操作问题做了更进一步的讲解和说明。
所有教学都要有一个落实点,阅读素养的培养应该要落实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理解并认同传统文化,自觉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还要以丰富员工的情感体验,孵化员工向上、向善的动力为目的。
最后,黄老师还对阅读不同的读物的具体方法做出了一些归纳和思考,她将各种类型的读物大致分为文学性作品和论说性作品两大类,并且提出:
文学性作品,如想象文学、戏剧、故事、抒情诗等,这类作品侧重感性经验,逻辑比较模糊,会尽量使用文学潜藏的多重字义,增加文章的丰富性与渲染力。
论说性作品又分为理论性和实用性两大类,理论性的有哲学、历史、科学书目;实用性的有说明书和手工操作流程说明等,这一类论说性作品都侧重于理性于逻辑。
听过黄永红老师本次讲座的同学纷纷表示,讲座内容丰富、专业性强,极大地激发同学们语文教研中的测评意识、方法意识、操作意识。
撰稿:21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 张恩豪